和
氏 璧 |
|
中國戰國時代,楚國人卞和在山上挖到一塊玉,他知道那是一塊價值連城的好玉,於是他就把它奉獻給楚厲王。楚厲王經玉匠鑒定,認為只是一塊石頭,就判卞和是欺君之罪,把他的左腿砍掉。 楚厲王死後,楚武王即位,卞和又拿去,想要獻給他,沒想到,楚武王仍然認為是石頭,就砍掉他的右腳。 後來,楚文王即位,卞和就抱著那塊玉,在一個山腳下哭了三天三夜。文王知道後,就派人問他,天下那麼多犯罪的人被砍腿,都沒人哭,你到底是在哭什麼。卞和說,我不是因被砍腿而悲傷,我的哭是因為這明明是一塊好玉,而被誤為石頭,我這麼忠誠,而被誣為騙子,欺騙君王。文王就教玉匠,將那璞玉拿去琢磨,證明真是一塊無價之寶的好玉,於是就叫那玉為和氏璧。 和氏璧被認定以後,楚王把它賜給有戰功的昭陽宰相,昭陽很喜歡這塊璧,因此時時刻刻帶在身上。在一次野外的宴會中,他應賓客的要求,拿出來讓賓客輪流欣賞。因看到一隻大魚,突然在附近湖中跳耀,同時又風起,接著就是一場暴風雨,場面大亂,回家後,和氏璧竟然不知去向,張儀當時還很窮,在昭陽門下做一個小官,被誣賴是偷璧的人,還冤枉地遭受一頓毒打。 這塊璧後來被趙國的一個宦官頭以五百金購得,被趙王知道後,就只好獻給趙王。秦王也要這塊璧。秦王一向不講信用,只因它強大,就以十五個城池為餌,要爭這塊玉,因而產生「完璧歸趙」,以及「負荊請罪」等等歷史故事。 |
秦始皇統一中國,和氏璧歸秦。刻上宰相李斯所寫的「受命於天、既壽永昌」八個篆字,就便成傳國璽。劉邦打敗項羽,和氏璧歸漢。傳到漢獻帝,國勢軟弱,和氏璧被孫堅拿去江南吳國。這塊傳國璽----和氏璧,才從中國歷史上消失,不知所終。傳說是因為大家都要做皇帝,仿造品太多。 這塊和氏璧的故事告訴我們,當人們不認識它時,把它當做石頭,不但不要它,還砍人家的腳。等到被琢磨後,人們知道它的寶貴,便搶著要,殺來殺去。就因這塊玉,不知犧牲多少中國人的生命。對事物的了解與否,人們的處理態度,就是這樣,完全不一樣。 世界上的東西,我們已經瞭解了很多,但是不知道的東西更多。如果我們能低心下氣,仔細研究我們身邊的事物,也許我們會發現,為什麼那麼多寶貴的東西,被我們忽略掉,甚至鄙棄掉。 「道」是非常寶貴的,當我們不瞭解「道」時,我們可能會忽略它,甚至鄙棄它。現今資訊那麼發達,尤其時值三期,道降火宅,仙佛慈悲,飛鸞講道,和昔日單傳獨授的情形完全不同了。一貫道非常強調一定要研究道理,道理不清楚,就不知如何行道,當然就不能知道「道」的寶貴,盼望有緣的人,讓我們一起來研究道理,一起來修道。 還沒有求道的朋友,您是否願意撥出一點時間,來探討古聖先賢,奉獻心力地追求,大聲急呼地傳揚的人生歸宿的先天大道? |